此病进入高发期!云南省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提示→

最近,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,出门旅游,特别是前往东南亚等热带国家,要谨防感染登革热病毒。那么,什么是登革热病毒?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?让我们来了解一下。

云南疾控微信公众号显示,今年2月6号全国出境团队游重启后,家住昆明的小佳报团前往东南亚旅游,回国三天后,出现发热、全身酸疼、刷牙流血、流鼻血等症状,被确诊为登革热。

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及儿童传染科主任 黄瑛:“它是通过伊蚊传播,是一个虫媒传播的传染病。”

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,通过蚊子大家族中的一员伊蚊,也就是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。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,病毒在伊蚊体内经过8到10天的发展壮大,可以再次通过叮咬传播,但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。人通过伊蚊叮咬感染登革热病毒后,潜伏期一般在一周左右。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、疲倦,并伴有剧烈头痛、眼眶痛、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,同时还有面、颈、胸部潮红、皮疹等,严重者会出现全身性出血症状,可能导致重要器官损伤、休克和死亡。特别是婴幼儿的发病率和重症率较高。

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及儿童传染科主任 黄瑛:“伊蚊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比如说国外远一点的地方南美洲,还有非洲,我们近一点的地方,比如周围就是南亚和东南亚地区。”

据云南疾控微信公众号显示,随着云南出境游的火热,东南亚各国已进入登革热高发期,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,旅客如果疏忽防护,感染登革热的风险很高。

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及儿童传染科主任 黄瑛:“如果在一个流行地区,平时肯定消灭蚊子的工作要做好,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,那么出现发热这种情况,最好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。”

目前,登革热病尚无疫苗和特效药,只能是对症治疗,但如果医治及时,则可治愈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